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

海上生死鬥-3:祇恐悴躬難報國

奉命統領兩省舟師嚴拏蔡牽不必勒限恭賦一律誌感   
作者:李長庚
君恩浩蕩總無偏,閫外官軍倍悚然1
將將將兵歸勝算,擒渠2擒賊灼機先。
因寬嚴限精神奮,為稔洪濤體恤全。
祇恐悴躬難報國,敢勞宵旰3顧南天。

(甲申(1824)秋閏許邦光附記:「公之追蔡牽黑水洋也,幾獲。牽以總統幟招閩帥某,然逗橈不進,用此絕援被害。蓋公麾下諸校,如胡羅二鎮及陳參軍之不惜死者,亦罕矣。其後魚山之役,公族子增階隸邱帥部下首奮追擊牽,沈其船,尋以舟為賊火轟裂墜海,鳧水,髣髴見有雙燈,先引呼其名,而挈之以出者乃公也。邱王二帥先後至,遂以成功。烏呼,豈非公之忠魂實默助於冥冥中,而終能殲逆賊報國恩也哉。」)

【題解】
本詩為七言律詩,收入《全臺詩‧第參冊》。作者為清代水師名將,長年致力於追討海盜,從乾隆52年(1787)署福建海壇鎮總兵,嘉慶2年(1797)遷澎湖協副將,擢浙江定海鎮總兵,五年(1800)擢福建水師提督,尋調浙江,到嘉慶9年(1804)夏,奉命總統閩浙水師,專捕蔡牽,此詩就是在此背景下書寫的。當時蔡牽集團騷擾海上,多次追捕有所獲但都沒有捕獲蔡牽本人,雖然在朝廷上屢遭他人掣肘,卻始終得到皇帝信任,因此讓作者倍感振奮,終於嘉慶12年(1808)未完成使命中炮身亡,皇帝聞訊,追封李長庚為三等壯烈伯,賜諡忠毅。後來,蔡牽攻臺,嘉慶14年(1809)才由李長庚部將王得祿、邱良功圍攻成功。此詩便是作者領命後所記,盛讚君恩浩蕩之餘,只恐「悴躬難報國」,滿懷忠君報國,無怪乎嘉慶皇帝追諡「忠毅」之稱號。在作者死後,嘉慶皇帝亦陷於悲痛中,他在奏摺中遇到「蔡」字,便以硃筆打叉於字旁,並於摺中批「可恨」二字,奏摺末更硃批:「嚴諭水師將弁,速擒蔡逆,佇膺封爵,若因循畏葸,查明立正國法。朕為壯烈伯李長庚之事實深悲憤。若張見陞、王得祿等不思為彼報仇,甘心退避,則非我大清國之臣子矣。將此通諭浙閩水師知之」,下令要求各省水師為李長庚報仇。與作者此詩相對照,很明顯地與其他描繪「民變」之文本不同,本詩未著墨描述追討過程或賊匪之可惡,反而突顯出報國之心與君臣之情。

【作者】
李長庚(1751-1807),字超人,號西岩。福建省翔安區馬巷鎮後濱村人。乾隆25年(1771)考取武進士,累官福建水師提督、浙江提督,總統閩浙水師。長庚治軍嚴謹,信賞必罰。嘉慶年間,東南沿海地帶海盜猖獗,蔡牽、鳳尾幫與水澳幫等海盜,搶奪商船,擾亂沿海居民,皆被其一一擊破,因而賊中語:「不畏千萬兵,只畏李長庚」。嘉慶11年(1807),蔡牽枉想佔據臺灣,長庚奉命追捕。次年,因身先士卒,不幸中砲身亡。嘉慶帝加恩追封三等壯烈伯,賜諡忠毅,有《李忠毅公遺詩》抄本傳世。

【注釋】

1. 閫外官軍倍悚然:閫外,指京城或朝廷以外,亦指外任將吏駐守管轄之地域。悚然,惶恐不安。
2. 渠:即渠魁,首領之意。
3. 宵旰:指帝王。


【讀詩心得】
李長庚畫像
(轉引自曲阜吧:中國古代名將TOP100


嘉慶年(1805)4月,海盜蔡牽進攻鹿耳門,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劫掠,官兵因雨不能發砲,無力反擊,以致五十餘尊火砲、十餘艘兵船被劫,官兵受創。5月返回福建時,蔡牽船隻六、七十艘,廣東又有二十幾船隻加入,聲勢更為浩大。溫州鎮總兵胡振聲追剿蔡牽時被殺,撼動朝廷。同年6月,浙江提督李長庚奉命專捕蔡牽。

這首詩是李長庚感念嘉慶皇帝信任有加,大力支持掃蕩海盜而寫下的作品。對當時的情勢稍作了解,便能體會何以李長庚如此感念聖恩,而有「祇恐悴躬難報國,敢勞宵旰顧南天」之語。追緝蔡牽這樁任務並不簡單,1800-1806年這段時期,蔡牽已成為閩浙地區最有勢力的盜匪,他戰略靈活,而且部眾多、資金豐厚,控有台灣海峽的制海權,勢力所及,得以「免劫票」收受保護費成為重要財源之一。不僅如此,蔡牽有所謂「海俸」(海上來的薪俸)重金賄賂海防官兵,為其掩護行蹤或提供情報,還可協助取得新型船隻之出海證明,以利盜取新造船隻。又,賊船通常大於官船,甚至高度相差五、六呎,雙方實力差距就像台灣警車在高速公路追超跑。閩浙總督阿林保曾上奏描述李長庚追擊蔡牽情形,李軍當時已射死戴紅帽賊匪一名、紮紅巾盜匪兩名,可是蔡牽座船高逾五、六尺,無法上船擒拿,雖然後來拋擲火器、長槍、磁碗持續攻擊,仍無法擊敗蔡牽,李長庚甚至身受數傷。像這樣因為軍備不足,緝拿行動不得不宣告失敗的心情,李長庚曾寫詩〈制勝無方空勞歲月詩以誌嘆〉感慨:「眾將連舟堪破賊,元兇狡計竄狂瀾。可憐巨浪三千尺,苦我疏庸力已殫。

在另一方面,朝廷政治鬥爭亦對李長庚多所掣肘。比如嘉慶(1800),浙江水師提督蒼保,提出新建船隻的意見,希望官船能與賊船勢均力敵,沒想到交辦給閩浙總督玉德,玉德宣稱經費不足,交予浙江巡撫阮元籌款。阮元最後是以養廉銀(清朝特有的俸祿制度,即發給官員高薪以鼓勵官員廉潔)攤捐的方式向其他官員籌得四萬七千兩。然玉德仍多加苛扣,最後才造出三十艘米艇,成為李長庚追捕蔡牽的主力,但仍不足以抗衡蔡牽。玉德任內,對兵艦之新造或修繕總加以壓抑,直到他離職才有改善。

李長庚是清代水師名將,福建同安人,乾隆三十六年(1771)武進士。嘉慶年擢福建水師提督,尋調浙江提督。李長庚治軍嚴謹,信賞必罰,部下忠勇有不惜死者。嘉慶年間,在東南沿海地帶緝捕海賊,屢建戰功。海賊雖然船備精良,卻也對李長庚有所懼怕,因而流傳「不畏千萬兵,只畏李長庚」一說。從嘉慶年至十二年底,李長庚奉嘉慶帝之命專捕蔡牽。在其遺作《李忠毅公詩集》中,即有多首描述追捕蔡牽之事,可與史籍相互印證。另外,由於其長年在海上輾轉征戰,其作品有許多便是在航海時所寫的個人感懷之詩。無論記事、抒情皆可視之為古典詩中的海洋書寫。

李長庚在前期雖受福建總督德玉、阿林保掣肘,但張師誠任福建總督後,始併浙江、福建之力,集資造大艇,上有皇帝信任,下有王得祿、邱良功等猛將,後有阮元、張師誠等後援,終能平定洋匪。十二年(1808)12月,長庚追蔡牽至黑水洋,自以火攻船掛蔡牽艇尾,欲躍登船,但不幸中彈身亡。清廷追封三等壯烈伯,諡忠毅。

李長庚戰死,嘉慶皇痛心溢於言表,在奏摺上批示曰:「朕為壯烈伯李長庚之事實深悲憤。若張見陞、王得祿等不思為彼報仇,甘心退避,則非我大清國之臣子矣。」至隔年,王得祿、邱良功果真在浙江溫州外海戰勝蔡牽,蔡牽以火藥投艙自轟而死。此詩後有道光(1824)翰林院侍講學士許邦光附記,內容除說明李長庚及其部將不惜戰死也要捕獲蔡牽之事,亦記錄王得祿、邱良功之所以殲滅蔡牽,乃是李長庚之忠魂在暗中默助之功。雖然是附會之說,但顯見李長庚為緝捕蔡牽之精神意志亦強烈的感動後人。

美國詩人惠特曼 (Walt Whitman)寫過〈哦,船長,我的船長〉紀念林肯領導南北戰爭,解放黑奴。李長庚雖非一國領導,但他維護海面治安,鍥而不捨的精神,也同樣影響了朝廷和部屬以更堅定的意志,靖平海上不安。自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他錄取第三甲第二名武進士算起,到嘉慶十二年(1808)英勇殉職,守衛清帝國海疆有36年。這首詩,用在李長庚身上,也相當貼切。



 哦,船長,我的船長!   [美]惠特曼 (Walt Whitman)
哦,船長,我的船長!我們險惡的航程已經告終,
我們的船安渡過驚濤駭浪,我們尋求的獎賞已贏得手中。
港口已經不遠,鐘聲我已聽見,萬千人眾在歡呼呐喊,
目迎著我們的船從容返航,我們的船威嚴而且勇敢。
可是,心啊!心啊!心啊!
哦,殷紅的血滴流瀉,
在甲板上,那裏躺著我的船長,
他已倒下,已死去,已冷卻。

(節錄)





【參考書目】
吳彥儒,〈從亡命到歸降──海盜朱濆朱渥集團的起落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,365期。頁58-67。
吳建昇,〈嘉慶十年(1805)海盜蔡牽攻台行動之研究〉,《崑山科技大學學報》第四期,2007.7,頁143-166。
蘇信維《閩浙地區海盜集團之研究──以蔡牽集團為例(1795-1810)》,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8。
 (日)松浦章著、謝躍譯,《中國的海盜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11.7
李子遲編著,《千年海盜》,重慶:重慶出版社,2009.7
《全臺詩》編輯小組,《全臺詩》第一冊,行政院文建會、國家臺灣文學館、遠流出版公司共同出版,2004.2
《全臺詩》編輯小組,《全臺詩》第參冊,行政院文建會、國家臺灣文學館、遠流出版公司共同出版,2004.2



2 則留言:

  1. 以惠特曼的這首詩來形容李長庚確實很貼切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真的~那時候寫到李長庚陣前受傷死掉,馬上聯想到這首詩。

      刪除